搜索 | 中文 | EN

全球创新贡献奖亮相2025国际青年科学节,打造跨文化沉浸式科技传播体验

时间:2025-09-22 阅读:101

2025年9月13日至19日,全球创新贡献奖应邀参加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2025国际青年科学节(Global Youth Science Festival)”。此次科学节以“共创未来·青年的科学世界”为主题,汇聚来自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研人员、科技企业、社会创新组织及教育机构,围绕气候科技、医疗创新、AI普及、跨文化科学传播等议题展开展示与对话。全球创新贡献奖作为本届科学节的重要国际合作伙伴,围绕“科技向善”“创新无国界”“沉浸式传播”三大主题,开展展览展示、主题演讲、工作坊互动等系列活动,展示科技与社会创新在青年视野下的多元可能。

在主展区“未来传播”板块,全球创新贡献奖联合青年创作者团队设立了主题为“语言之外的科学”的互动展位,重点展示了入围“科技艺术青年实验计划”与“多语种科技传播创意挑战”的沉浸式传播项目。观众可通过多语种语音交互、体感控制、AI叙述系统等方式体验XR重构的科技知识场景,其中包括以手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等语言设计的互动教学装置、面向听障用户的AI字幕生成系统,以及适用于偏远地区教育的低带宽沉浸式微课程原型。

该展位尤其受到青年观众与教育工作者关注,展台接待观众超人次。荷兰当地科技媒体称其为“最具未来感的知识桥梁实验室”。

9月22日,全球创新贡献奖秘书处代表受邀在科学节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科技传播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平权》。发言指出,在全球信息生态不均衡、技术鸿沟持续存在的背景下,科学传播不应只追求信息效率,更应兼顾文化多样性、语言平等与知识可达性。演讲强调科技传播创新不仅是媒介变革,更是社会结构再平衡的机会,提出“文化技术同权”的传播理念,获得现场专家一致好评。

除展览与演讲外,全球创新贡献奖还在科学节期间举办了“跨文化科技传播微工坊”,邀请来自印度、墨西哥、坦桑尼亚与法国的青年参与者围绕本地化科普路径、AI语言模型在小语种传播中的应用及科技艺术教育的跨文化转译进行实地创作与协作演练。多位参与者在反馈中提到,该工作坊帮助他们明确了如何在本地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借助创意与协作推动知识传递,并建立了长期交流的项目对接通道。

此次亮相国际青年科学节,不仅是全球创新贡献奖“国际传播与青年协作”战略布局的重要落点,也为未来国际多语种科技合作项目的建立提供了信任基础与内容成果。主办方表示,全球创新贡献奖展现出兼具前沿视野与人文关怀的独特风格,是本届科学节最具社会温度与参与深度的国际合作方之一。

未来,全球创新贡献奖将继续扩大与国际青年科技平台的深度合作,计划与多个国际组织共建“青年科技传播全球行动网络”,推动科技知识跨语言、跨文化、跨媒介的传播机制建设,激发更多青年参与者在全球议题中用创新语言发声,用技术与创意连接世界。

 

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
2025年9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