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至8月30日,由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主办的“科技艺术青年实验计划”正稳步推进,吸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技创新者、艺术创作者与跨界团队积极参与。活动聚焦沉浸式技术与AI艺术在教育、公共健康、文化传播及社会议题中的应用,致力于推动青年群体以跨学科方式回应全球挑战,共同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未来路径。
作为全球创新贡献奖年度重点项目之一,实验计划延续“科技向善”核心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创意征集、线上展览及创想工作坊等多元形式,为全球18至35岁的青年群体提供展示、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活动期间,来自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医疗科技、公共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导师与创新者共同参与,围绕“沉浸式体验技术如何服务社会福祉”展开深度对话。
在专题讲座与圆桌论坛环节,全球创新贡献奖历届获奖者与受邀专家就“技术如何赋能教育公平”、“AI艺术的社会影响力边界”、“沉浸式场景如何介入心理干预实践”等议题展开交流,分享来自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创新经验与项目挑战。论坛不仅促进了跨国青年创作者之间的理解与协作,也激发了他们对现实问题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思考。
活动面向全球征集沉浸式创意项目,涵盖AI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体验、可穿戴设备社会应用等多元方向。组委会表示,此次征集不仅注重技术先进性,也高度关注项目的可实施性、社会影响潜力与文化普适性。优秀入选项目将获得国际展示机会,并进入全球创新贡献奖孵化网络,享受导师辅导与产业对接资源支持。
“科技艺术微展览”板块目前正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精选项目展示了AI生成艺术、虚拟现实疗愈装置、文化记忆互动重构等作品,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通过可感知、可交互的方式,让更多人理解沉浸式科技不只是技术体验,更是一种通向社会共感与公共价值的新媒介。
作为本次实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浸式未来创想工作坊”也已在多个团队中启动。参与者围绕公共健康、教育平等与环境可持续等议题,通过协作设计,形成了一批初步可执行的跨界方案。导师团队就项目可行性、社会价值评估、潜在合作机制等给予实用反馈,推动青年项目从理念走向实践。
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表示,“科技艺术青年实验计划”是一次连接全球青年创新者的尝试,也是一次对科技艺术社会功能的再思考。青年是全球创新生态中最具创造力的力量,期待通过此次计划,构建一个真正跨文化、跨领域的青年创新网络,让科技不只是进步的象征,更成为回应社会需要的真实工具。
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
2025年8月31日